大家好,我是中医高菁医生。看尿蛋白40年,我经常听到尿蛋白降不下来的言论。其实中医改善尿蛋白有很好的效果,并非不可治。
讲一个患者的案例,51岁,双下肢水肿伴有蛋白尿,反复发作三年。
患者在20年7月的时候发现双下肢水肿,查到蛋白尿是三个加号,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毫克,中间采取过利尿、降压、降脂等方法不见好转,因为久治不效,后来找到我处求医。我给他面诊时,发现患者舌质发紫,舌中有裂纹厚腻,身体倦怠乏力,腰两侧有些疼,下肢水肿,一按就有一个凹坑,小便有很多的泡沫。
我给他拟了方子,这次用我的方法坚持了3个月,这次不仅水肿消退了,蛋白尿彻底转为阴性,精神体力恢复了正常
为什么他能恢复得这么好呢?
脾气散精,灌注一身,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,上输于肺而布运全身,水谷精微反与湿浊混杂,从小便而泄;
肾主藏精,肾气不固,气化蒸腾作
用减弱,致精气下泄,出于小便而为蛋白尿。
故脾肾不足是产生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关键。大量蛋白从尿中排泄,正气日益损粍,脾肾更见亏虚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文中位患者,此前于外院治疗中,用过利水、行水甚至逐水等方法,治疗方剂如五苓散、五皮饮及疏凿饮子等。而我从几十年临床观察和实践中,发现肾炎、慢性肾病的水肿,并非利水一途,因为利水的疗效不尽如人意,往往是越利尿水肿越甚,尿蛋白反复不降。其病的实质是湿热郁滞,邪气不去,正气难复。而用清化湿热的方法,往往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。治水肿不用利水剂,而用消肿之效,所谓不治之治是也
因此,这种患者首先要帮他分消水气,利水渗湿。但如果出现尿蛋白不易消除的情况,就要考虑与湿热未清有关,此时应疏泻热血,清热养阴,使湿热不至于互结,最后终于恢复了健康。